2025年暑期,文旅市场持续升温,消费需求呈现三大显著变化:亲子游从“观光式”转向“主题式”,研学旅行从“泛化体验”升级为“专业化课程”,文化体验从“浅层打卡”深化为“深度互动”。这些变化不仅折射出消费者需求的升级,更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。
一、亲子游:主题化、场景化成为新趋势
暑期亲子游订单占比达58%,较2023年增长23%。家长不再满足于传统景区游览,更倾向于选择主题乐园、自然探索、科技体验等场景化产品。例如:
北京环球影城推出“哈利波特魔法夏令营”,结合IP角色扮演与科学实验,吸引大量家庭参与;
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开发“海洋生物保育”课程,让孩子在专业指导下参与珊瑚礁种植,实现“寓教于游”。
二、研学旅行:政策驱动下的专业化升级
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《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标准》,推动行业规范化。2025年暑期研学旅行预订量同比增长67%,博物馆、非遗工坊、红色教育基地成为热门目的地:
故宫博物院推出“文物修复师”研学课程,学员可亲手体验书画装裱、陶瓷修复;
敦煌研究院开发“数字敦煌”VR研学项目,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莫高窟壁画创作过程。
三、文化体验:从“打卡”到“深度参与”
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从“拍照留念”升级为“深度互动”。2025年暑期,非遗体验、历史文化街区、实景演出类项目搜索量增长120%:
竹山老街通过VR技术复原明清市井生活,游客可穿戴古装参与“古代商贾”角色扮演;
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“唐诗挑战赛”,游客对答诗句可获赠定制书签,夜间实景演出《梦回大唐》场场爆满。
四、数据洞察:消费升级背后的逻辑
人均消费提升:亲子游家庭人均消费达4500元,较2019年增长35%,其中“文化体验类”项目占比超40%;
年轻家长主导:80后、90后父母占比72%,他们更注重“教育+娱乐”的平衡,愿意为高品质内容付费;
科技赋能体验:VR、AR技术广泛应用于文旅场景,如北京钟鼓楼VR报时体验、敦煌壁画数字修复等,提升互动性与沉浸感。
结语:文旅消费新趋势,折射时代发展脉动
暑期经济的火热,本质上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升级。亲子游的主题化、研学旅行的专业化、文化体验的深度化,不仅推动文旅产业创新,更成为传承文化、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。未来,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,文旅消费必将呈现更多元、更精彩的可能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