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,一条曾因“脏乱差”濒临消亡的百年老街——竹山老街,如今正以日均万人客流的蓬勃姿态,成为文旅新地标。这里,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璀璨火花,皮影雕刻、竹山刺绣、堵河剪纸等传统技艺在非遗工坊内座无虚席,游客们亲手体验千年文化的魅力,感受“活着的非遗”。
一、非遗体验:千年技艺触手可及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项目堪称一场文化盛宴。在修旧如旧的连片建筑间,宫灯点缀的长廊下,游客们流连忘返:
皮影雕刻: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中祥的皮影戏台前,游客可亲手操控皮影,感受“一口道尽千古事,双手对舞百万兵”的奇妙。陈中祥坚守皮影戏36年,创作了《共同缔造美家园》等十几本新剧本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。
竹山刺绣:非遗工坊内,游客在传承人指导下,一针一线绣出山水花鸟,体验“针尖上的艺术”。
堵河剪纸:剪刀与红纸交织间,生肖、福字等图案跃然而出,游客可将作品带回家,成为独一无二的纪念品。
二、数据见证:客流爆棚,老字号焕新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受欢迎程度,从客流数据中可见一斑:
日均万人客流:今年“五一”黄金周及暑期,老街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,较开街初期显著攀升。
老字号生意火爆:恒坤肉铺、魏家面馆、清真食品厂等数十家特色老字号商铺,今夏一席难求,清真寺老月饼、炕馍等特色美食档口排起长龙。
非遗工坊座无虚席:皮影雕刻、竹山刺绣等体验项目,成为游客必打卡的“文化课堂”,不少家庭带孩子前来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三、传承人故事:坚守与创新,让非遗“活”起来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之所以受欢迎,离不开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:
陈中祥:皮影戏的“守艺人”:77岁的陈中祥是竹山县竹坪乡的市级非遗皮影传承人,他自告奋勇学习皮影戏的二胡配乐和高腔唱法,记录撰写了《杨家将》等15本经典剧本。如今,他指导徒弟周承志创作新剧本,将现代文明融入传统技艺,让皮影戏“潮”起来。
张佑德:官渡民歌的“传声者”:60岁的张佑德是“官渡民歌”非遗文化传承人,他通过抖音、朋友圈传播民歌唱腔,让官渡民歌火遍网络,吸引不少网友呼吁“再值一周”。
四、媒体聚焦:非遗“活”起来,城市“火”起来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,不仅受到游客热捧,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:
荆楚网报道: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,竹山老街通过文艺展演、非遗展示、互动体验等形式,让非遗“活”起来、“火”起来,真正走进百姓生活。
人民网点赞:竹山老街通过修复改造,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和市井文化,同时融入现代元素,成为集传统文化、特色美食、商贸购物于一体的街区,被誉为“文旅新地标”。
社交媒体热传: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非遗体验,皮影戏表演、非遗工坊体验等成为“网红打卡点”,进一步提升了竹山老街的知名度。
五、未来展望:非遗体验,竹山文旅的新引擎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,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,更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。通过“非遗+旅游”“非遗+展演”“非遗+购物”等形式,竹山老街搭建起集宣传推广、展演展示、互动体验为一体的非遗传播平台,不仅为市民、游客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,更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,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。
结语:千年老街,非遗新韵
竹山老街的非遗体验,让千年技艺焕发新生,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可以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,更能感受竹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。这条百年老街,正以非遗体验为笔,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,邀请世界共赴一场文化与历史的沉浸之旅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