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七月初七,清远连南大麦山镇新寨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“开唱节”。这场承载着瑶族千年农耕文明与歌舞传统的节日,在“跟着《瑶族舞曲》去旅行”系列活动的推动下,以“戏水欢歌·情定九寨”为主题,将传统祈福、非遗展演与田园体验深度融合,吸引数千名游客共赴这场文化盛宴。
历史回响:从封歌到解封的农耕密码
开唱节源于瑶族对始祖盘古王的祭祀传统。据传,农历七月初七是盘古王诞辰,瑶族先民会在这一天解除自农历三月三“开耕节”以来持续的“封歌禁令”。大麦山镇新寨村仍保留完整仪式:德高望重的“先生公”主持祈福,老歌手轮唱《盘王歌》,青年男女随后以歌传情,歌声从竹排到梯田,传递着对丰收的祈愿与生命的热爱。
现场直击:传统绝技与现代互动的碰撞
活动现场,开场歌舞《欢乐的瑶山》以铿锵鼓点点燃气氛,随后《瑶族敬酒歌》《斗鸡舞》等节目轮番上演。九寨河上,莎腰妹与阿贵哥立于竹排,以清亮嗓音对唱瑶家情歌;河岸边,捉鸭子、抓泥鳅等趣味竞赛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瑶家生活。夜幕降临,篝火熊熊燃起,瑶族青年与游客手拉手围成“同心圆”,在《瑶家篝火曲》的旋律中共舞,火光映照下,传统服饰的银饰与现代笑脸交织成动人画卷。
文旅融合: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
此次开唱节通过“非遗+旅游”模式,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结合。新寨村设置非遗体验区,游客可亲手制作瑶族服饰、学习传统乐器;田间抓鱼、背爱人赛跑等项目,则让都市人群在劳动中感受农耕文化。据统计,活动带动当地餐饮、住宿消费增长,部分民宿提前半月预订一空,印证了“一节兴百业”的文旅效应。
文化深意:歌声里的民族记忆与未来
在瑶族文化中,歌声是“天人对话”的媒介。开唱节的解封,不仅是对农耕节奏的遵循,更是对生命力的礼赞。新寨村村民赵阿婆感慨:“从前封歌时,连孩子哭闹都要捂嘴;现在年轻人用手机录下歌声发到网上,让更多人知道瑶族文化。”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,恰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。
当最后一曲《瑶族舞曲》在梯田上空回荡,开唱节的狂欢渐入尾声,但瑶族文化的传承永不止息。这场以歌声为纽带的节日,既是对先祖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—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,传统与现代正携手书写新的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