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6日,广东省博物馆重磅推出“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”,以“弦动岭南”为主题,通过120余件(套)文物、乐器及多媒体展项,系统梳理高胡从诞生到成为广东音乐灵魂的历史脉络。此次展览不仅呈现高胡的制作工艺与演奏技艺,更以“声景交互”技术让观众穿越时空,感受岭南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高胡:从“改良二胡”到“粤乐之魂”
展览核心展品为民国初年吕文成改良的“高音二胡”实物,其琴筒缩小、琴弦加粗的设计,使音色清亮穿透,奠定广东音乐“轻快活泼”的基调。观众可通过AR设备“拆解”高胡结构,观察蛇皮振膜与乌木弦轴的精密配合,并聆听《平湖秋月》《鸟投林》等经典曲目的演奏示范。
非遗活化:从茶楼到舞台的百年回响
展览设置“粤乐场景复原区”,以1:1比例再现民国茶楼“一品轩”的演出场景。观众可戴上骨传导耳机,体验当年“五架头”(高胡、扬琴、秦琴、笛子、椰胡)合奏的立体声效。互动区更提供高胡模拟演奏装置,通过压力感应技术让新手也能“拉”出《步步高》的标志性旋律。
文化基因:岭南精神的“音乐注脚”
高胡的兴起与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密不可分。展览通过“粤乐西传”板块,展示1920年代高胡演奏家赴美演出海报、东南亚唐人街音乐社旧照,揭示广东音乐如何成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载体。
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,期间将举办“高胡制作大师工作坊”“粤剧名伶音乐会”等系列活动。当高胡的清音在展厅回荡,这场音乐文化盛宴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:传统并非尘封的过去,而是活在当下的生动实践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