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4日,AR眼镜品牌Rokid联合电信运营商CSL Mobile正式推出海外版Rokid Glasses,成为首款支持粤语语音交互的消费级智能眼镜。该产品搭载高通骁龙AR1+ Gen1芯片,集成多语言翻译、物体识别等六大AI功能,预售期间即引发港澳地区科技爱好者热议。
方言交互破解市场痛点
针对国内方言区用户需求,Rokid Glasses内置的语音引擎可精准识别粤语九声六调,支持“拍照”“导航”等高频指令的方言操作。在尖沙咀体验店现场测试中,系统对“影相”“去边度”等口语化表达的识别准确率达98%。CSL Mobile产品总监指出:“市场智能穿戴设备渗透率超35%,但方言兼容性长期制约产品普及,此次合作填补了区域市场空白。”
多模态AI构建应用生态
除基础翻译功能外,Rokid Glasses通过集成OpenAI GPT与谷歌Gemini双模型,实现实时场景理解。在维多利亚港实测中,眼镜可自动识别天星小轮并生成历史背景解说;拍摄菜单时能同步完成菜名翻译与价格换算。预售优惠方面,用户可获赠三个月音乐服务会员及积分奖励,首批5000台设备将于9月1日陆续交付。
市场竞争与技术挑战
尽管Rokid抢先布局方言市场,但华为、小米等厂商也在加速追赶。业内人士分析,智能眼镜行业正从“单一功能”向“生态服务”转型,如何平衡硬件轻量化与续航能力仍是关键。Rokid Glasses采用的235mAh电池虽支持4.5小时连续使用,但重度用户仍需每日充电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